发布日期:2021.07.02
伯利恆主誕堂 ( Church of Nativity )+ 查看更多
伯利恆主誕堂 ( Church of Nativity )
+ 查看更多
伯利恆 ( Bethlehem ) 意即糧倉,位於耶京以南約 8 公里,海拔 790 米。伯利恆另有名稱叫以法他。創世記 35 章 16 - 19 節記載拉結生便雅憫後,就「葬在以法他路旁,以法他就是伯利恆」。伯利恆又是波阿斯與路得發生愛情故事的地方,大衛在此處長大後被撒母耳膏立為君王,故伯利恆又稱大衞的城,彌迦先知曾預言伯利恆必出一位永恆之君 ( 彌 5 : 2 ) ,主前 4 年,約瑟帶馬利亞回伯利恆報名上冊,卻遇正妻子的産期,馬利亞在馬房中生了耶穌基督,因為客店沒有地方 (路 2:1 - 20 ) 。
主誕生的馬房洞穴,本是神聖之,,卻於主後二世紀被羅馬人故意覆蓋塗抹洞穴之舉,正好為未來欽定聖地作好準備。四世紀時,君士坦丁母親海倫娜只需拆毀覆蓋洞穴的亞當尼斯神廟,即可建起紀念耶穌榮耀降生的主誕堂,529 年,從示劍來的撒瑪利亞人焚燬了主誕堂,後來猶斯丁尼大帝重建主誕堂,但重建特使中飽私囊,有辱使命,故雖建起主誕堂,仍被殺頭治罪。
614年,波斯人兵臨主誕堂,但看到穿波斯服飾的博士朝拜聖嬰壁畫,便不拆毁教堂。十字軍時代,重修工程挽救了不少建設和文物。 1100 年聖誕日博允一世在伯利恆的教堂加冕。他感於耶穌已在耶京用荊冠加冕而拒絕在耶京用金冠加冕。 1109 年博允二世也效法前王於此加冕。
主誕堂正門原本非常高大寬闊,但現今只餘約 1 公尺高入口予人進堂,乃提醒朝聖者謙卑順服,勿效法古代騎馬者衝入聖堂的粗魯行為,正堂内部長 52 米,闊 24 米。屋頂與地板皆呈十字架形狀。 4 排紅石柱,每排 11 根共有 44 根,堂内可見揭起木板,板下可見到於 1936 年發現的 4 世紀最早堂址的馬賽克地板。
向前走是教堂聖壇,内壇以黎巴嫩香柏木的木欄柵圍起,顯示神聖不可侵犯。主降生的地穴在壇下,入口在壇的右方,出口在左方。地穴長 11 米,闊 3 米,呈長方形。有十四角星之處乃標示主呱呱落地的地點,至於讓聖嬰安眠的馬槽在遊客進穴時的左面,今日是一個舖以雲石的凹槽。馬槽的對面 ( 即梯級背後 ) 有一聖壇,乃為紀念跪於聖嬰面前的幾位博士,主降生的馬房洞穴有很多人群匯聚。若遇無人或少人參觀,可安靜片刻,敬虔禱告,或唱聖誕詩以表敬拜,誠美事也。
主誕生的馬房洞穴,本是神聖之,,卻於主後二世紀被羅馬人故意覆蓋塗抹洞穴之舉,正好為未來欽定聖地作好準備。四世紀時,君士坦丁母親海倫娜只需拆毀覆蓋洞穴的亞當尼斯神廟,即可建起紀念耶穌榮耀降生的主誕堂,529 年,從示劍來的撒瑪利亞人焚燬了主誕堂,後來猶斯丁尼大帝重建主誕堂,但重建特使中飽私囊,有辱使命,故雖建起主誕堂,仍被殺頭治罪。
614年,波斯人兵臨主誕堂,但看到穿波斯服飾的博士朝拜聖嬰壁畫,便不拆毁教堂。十字軍時代,重修工程挽救了不少建設和文物。 1100 年聖誕日博允一世在伯利恆的教堂加冕。他感於耶穌已在耶京用荊冠加冕而拒絕在耶京用金冠加冕。 1109 年博允二世也效法前王於此加冕。
主誕堂正門原本非常高大寬闊,但現今只餘約 1 公尺高入口予人進堂,乃提醒朝聖者謙卑順服,勿效法古代騎馬者衝入聖堂的粗魯行為,正堂内部長 52 米,闊 24 米。屋頂與地板皆呈十字架形狀。 4 排紅石柱,每排 11 根共有 44 根,堂内可見揭起木板,板下可見到於 1936 年發現的 4 世紀最早堂址的馬賽克地板。
向前走是教堂聖壇,内壇以黎巴嫩香柏木的木欄柵圍起,顯示神聖不可侵犯。主降生的地穴在壇下,入口在壇的右方,出口在左方。地穴長 11 米,闊 3 米,呈長方形。有十四角星之處乃標示主呱呱落地的地點,至於讓聖嬰安眠的馬槽在遊客進穴時的左面,今日是一個舖以雲石的凹槽。馬槽的對面 ( 即梯級背後 ) 有一聖壇,乃為紀念跪於聖嬰面前的幾位博士,主降生的馬房洞穴有很多人群匯聚。若遇無人或少人參觀,可安靜片刻,敬虔禱告,或唱聖誕詩以表敬拜,誠美事也。

其他聖地景點
+ 查看更多